> 新闻资讯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4-12-12 20:42:55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字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是国富民强,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民对社会的美好诉求,其实质与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因此,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概括,与党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一致,是恰如其分的。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是改革和发展的源头活水倡导和促进自由的实现,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也是人类向往的理想价值。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爱国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敬业体现的是公民热爱、珍视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勤勉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的价值态度。诚信即诚实守信,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息待人。友善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更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

这24字不仅规范公民行为,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们相互关联、支撑,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体系。我们应积极培育和践行这些准则,提升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