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让尊老敬老成为社会常态

发布时间:2024-12-13 16:43:16

40年前的今天,1984年12月7日,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标题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文章指出,“‘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12-08)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常言道:父母的今天,就是子女的明天,敬老就是敬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为全社会作出“尊老敬老”的表率,推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我们要把尊老敬老作为一种社会风尚,让尊老敬老引领社会新风尚,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代代相传。

尊老爱老是一种传统,必须大力弘扬尊老,是汲取传统的力量、经验的力量,也是积蓄团结的力量、前进的力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我们的财富,老人是我们民族的魂,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经由老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出身红色家庭,传承优良家风,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他书架上的照片,两张格外醒目:一张是推着轮椅上的父亲习仲勋,另一张是牵着母亲开心的手陪她散步。广大党员干部要像习近平总书记一样打心里自觉把尊老敬老根植于心中,不断增强尊老敬老意识,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常回家看看”——看望父母,多陪伴父母,不让父母遗憾也为了自己不遗憾。要把尊老敬老爱老作为重要内容,广泛培树尊老敬老爱老典型,就是用一件件感人事迹,启迪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尊老敬老上合天理、下合人伦,是一切善德之始,一切幸福之源,进而在全社会广泛传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让尊老敬老温暖全社会。

尊老爱老是一种时尚,必须追求践行。尊老敬老,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身体力行。今年国庆前夕,在人民大会堂国之盛典上,总书记俯身为轮椅上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93岁的革命老兵黄宗德佩挂勋章:“您老保重好身体”;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爱老敬老”和“孝道孝德”融入思想中去,外化到行为上来,不仅仅给予老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还要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更要有一点一滴、和风细雨般精神上的关爱,把老人的需要和感受放在心上,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比如多花点时间陪老人说说话,多抽点时间带老人散散心,让老人脸上多绽放笑容,让老人心里感觉温馨快乐。自觉做尊老敬老的有心人,让全社会形成更殷实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常态,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尊老爱老是一种责任,必须落实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老年群体、重视老龄事业。在赴各地考察调研时,习近平走到哪里,就把尊老敬老的风尚带到哪里。从乡村到社区,从养老机构到养老服务站……一次次嘘寒问暖发乎于心,一份份关心关爱践之于行。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重视老年人工作,在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服务上改善,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一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老年人的各项福利政策与保障措施,探索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让老年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乐享晚年幸福生活;另一方面要团结老年力量,发挥老年人“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的积极作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等方面献计出力,切实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尊老爱老为帆,扬起传统美德旗帜,为老年人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环境,时时处处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快乐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更美好。

(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局 陈觉)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