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乡村发展的动力引擎,作为新时代的驻村干部要始终牢记职责、主动融入,以群众满意为驻村帮扶“切口”,以用心用情帮扶换取群众“真心”,奋力写好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文章。
在“传播好声音”中“普政策”。基层一线是最接近群众的地方,是实现青春梦想的地方,要把党的政策传达到基层的细枝末节处、落实到群众的幸福指数中,始终坚持把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作为驻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做到“用心看、用心讲、用心听”。用脚步丈量民情。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电话询问、翻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掌握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等各类人群的相关情况,确保能够因人施策、对症下药,在“迈开腿”上了解社情民意。用耐心解读民生。紧紧抓住“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底线要求,通过院坝会、坝坝加油站、群众座谈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就业、教育、医疗等政策加以解读,让每户都有一名政策“明白人”,在“张开嘴”上拉进干群关系。用真心倾听民意。结合基层网格治理模式,定人定时通过“唠嗑”“聊家常”等稀松平常的方式去了解群众最朴实的诉求,真正掌握真实情况,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握内情、了解外情,在“敞开心”上走进群众心。
在“跑出加速度”中“解民忧”。驻村工作纷繁复杂,涉及方方面面,但要牢牢围绕民生根本,紧紧抓住民生底线,始终秉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原则,把“快”的要求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群众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在全面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整合饮水安全、住房安全、道路交通等需求,建立“一表两清单”脱贫户基本情况表、问题反映清单、群众需求清单,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责任清单”。聚焦实事落地。立足于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合理统筹谋划项目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出行、住房等基本需求,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真正把群众的“所需所求”落实成“实事真事”。秉持高效行动。将高效行动作为履职准则,实实在在的、真心实意的帮群众解决问题,以点位跟踪、精准施策的行动原则,有效掌握重点人员情况,及时落实对应帮扶政策。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到防汛救灾、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中,协助上报各类事件,处理矛盾纠纷、办理困难救助、解决群众诉求等,真正让群众的“急事难事”得到真切的回应。
在“迈出新步伐”中“带民富”。驻村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主攻手”,是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是名副其实的“火车头”,要始终立足帮扶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引资源、引项目多点发力,不断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天然水源、土地等特色自然资源,拓展传统种养殖产业、加工特色农产品、发展农业旅游观光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把“水资源”变成“金银宝”、把“土资源”变成“金疙瘩”。积极联动各方资源。充分利用党建联建共建方式,与驻村帮扶单位、友好共建党组织、商超等进行合作,搭建销售平台,切实解决农作物滞销问题,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发挥自身见识广、资源多、渠道宽的优势,努力争取发展资金、帮扶项目、扶持政策、专业技术等多方面支持,为农村发展注入满满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联谊会、座谈会、微信群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村外出经商能人带资金、带项目、带经验回村创办领办集体经济实体,如利用流转土地发展农作物种植、家禽养殖等,以此充分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实现人均收入的增加、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有“人气”、有“盼头”。
新征程上,驻村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要始终秉承初心使命,在基层一线发光发热,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用“真心”换取“真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献出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