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小便不超过2分钟,违者罚款100元!公司要求员工按《黄帝内经》如厕?

发布时间:2025-02-14 17:08:02

2月11日,广东佛山一公司发布《如厕管理规范》,称为提高效率、整顿工作态度,依据《黄帝内经》医书,规定了最佳如厕时间。

该文件规定了公司员工如厕时间和不允许如厕时间,例如,10:30-10:40期间员工可正常如厕,11:30-12:00期间则不允许如厕。而在未规定的其他上班时间“小号上厕所”,则不能超过2分钟。

网传《如厕管理规范》(来源:媒体报道截图)

该文件还规定:“如有特殊情况身体体质的找人力资源申请,无薪如厕,备案。”

此外,该文件还公布了违规处理措施:“公司将通过监控随时调取,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员工,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违规将进行100元罚款(从当月工资扣减)。”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还称,此管理规范依据《黄帝内经》,发布的目的是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月13日,记者致电该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该文件的真实性。工作人员解释,发布这一管理规范,是为了“告诉员工在哪个时间(如厕),没有说控制的”,目前尚无员工对此有所反馈。

出钱、出人、出时间

只为管员工“上厕所”那点事

公司盯上员工上厕所那点事,也不是第一次了。2024年10月,“公司防止员工摸鱼厕所装计时器”词条上了热搜。

故事中的主角“计时厕所”,其实就是“智慧厕所系统”。据某智慧环卫解决方案研发企业员工张女士介绍,“灯板有计时功能,一旦超过规定时长就会发出警报,时间由甲方自行设定。灯板还能实时显示每个厕所厕位的占用情况。”

据当时张女士介绍,“计时厕所”暂无法识别员工身份信息,只能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看到每个坑位的使用时长。但她还补充到,如果想识别员工身份信息,可以考虑给员工配卡,进洗手间需刷卡识别。

成本也不低。张女士称,“安装一个(坑位)计时电子屏大概400元。”如果还要配备智慧厕所管理系统,5个坑位电子屏加智慧厕所管理系统需要花费6000元左右,安装费另算。

可即便如此,部分公司依然选择安装计时器。张女士表示,她曾为多家互联网公司提供智慧厕所解决方案。

部分公司还想出了新办法。记者梳理社交平台上的帖文发现,对于如厕方面的规定,每个公司各不相同:

有的上厕所前要写申请表,有的上厕所要向领导申请钥匙,还有的上“大号”要报备;

有公司直接屏蔽了厕所区域的信号,或者规定,上厕所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超时多次就要扣钱;

还有公司怕员工躲在厕所内偷懒,安装一种能定时打开的门,上厕所最多给5分钟,超过5分钟门就会自动打开,让人无地自容;

甚至有公司直接设置专门的监督岗位,“入厕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老板会安排专人在厕所蹲守记时。”

违法还有悖人性

上厕所还是“清爽”些好

平心而论,公司担心员工借着“上厕所”名义消极怠工,想通过制度规范来减少“员工带薪摸鱼”的支出,也情有可原。

不过,连上厕所的时间、次数乃至“大小”都要严格规定,本身就是在强人所难,如果还以此为由随意“扣工资”,种种做法均已经触及了法律红线。

根据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有律师表示,使用厕所的便利不仅是属于员工休息的权利,亦属于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内容。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员工上厕所的权利,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并保障员工在工作期间能够合理使用卫生设施。

归根到底,员工来公司是上班的。公司整天盯着员工上没上厕所、上厕所花了多长时间,或是管员工结不结婚、谈不谈恋爱,都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

对企业来说,简单地把“爱上厕所”与“工作效率低”挂钩,这种管理思维模式未免太过粗放。比起花钱花时间、想方设法地蹲在员工厕所门口掐表数时间,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模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或许更有助于公司发展。

管好该管的,不该管的就别管了,对公司来说,把握好员工管理的分寸感、边界感,也是现代企业的应有之义。

上厕所的事,还是“清爽”些好。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