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三组“提前量”彰显中国经济“新力量”

发布时间:2025-03-02 15:08:09

□张瑾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望过去一年,三组数据格外醒目:中国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2.06亿千瓦,较“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提前六年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提前突破10%;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预期,其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134.9万件,同比增长15.7%。(3月1日人民网)

透过三组“提前量”数据,充分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底色与创新动能,生动彰显了中国经济“新力量”。

新能源装机目标提前六年达成,标志着中国能源从资源依赖大步迈向技术驱动的新纪元。近年来,中国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成功构建起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的生产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从广袤的新疆戈壁滩上整齐排列的光伏矩阵,到浩瀚海洋深处转动的风机叶片;从贯穿大地的特高压输电走廊,到分散布局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中国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打破了传统能源的重重壁垒。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实施光伏领跑者基地、新能源大基地开发等,大力推动新技术的示范应用,促使产品快速迭代升级,实现了“能源革命”迈向“技术革命”飞跃,更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携手共进。

在当今全球发展的浪潮中,数字经济无疑是核心方向。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数字经济的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的目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2755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9.9%。这意味着,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望提前一年达成“十四五”10%的预期目标。智能产品应用蓬勃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目前我国数字消费规模超6万亿元。

创新要素密度提升,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专利数量的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底,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这一数字让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的规划预期目标。同时,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6.8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04%,也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预期目标。信息通信、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七大类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为培育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组组创新数据,生动展现了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使创新成果如潮水般不断涌现。

因此,三组“提前量”数据,生动展现出中国经济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强大“新力量”,未来,有这些继续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中国经济的巨轮必将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勇前行!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