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网约车“暗藏”5 万骗局!单县警民联动 30 分钟成功止损

发布时间:2025-04-10 23:07:5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孙颖

4 月 9 日,一面写有“反诈先锋 护民卫士”的锦旗被送至单县公安局新型犯罪侦查大队。这背后,是一场警方与诈骗分子争分夺秒的激烈较量——4 月 8 日,单县警方仅用 30 分钟,便成功拦截 5 万元被骗资金,一举斩断一条借助“线上洗脑 线下运钞”的新型诈骗链条。

诡异订单引警觉:矿泉水箱内藏 5 万现金

4 月 8 日 15 时左右,单县公安局新型犯罪侦查大队接到网约车司机的紧急报警:某用户要求将“几瓶矿泉水”送至鱼台某地,然而包装严实的纸箱手感异常。民警开箱检查后,竟发现成捆的现金。结合近期频繁出现的“网约车运赃”诈骗特点,当即判定此为电信诈骗的涉案资金。

与骗子“竞速”:民警 30 分钟突破受害人心理防线

通过订单信息锁定受害人于某某后,反诈民警联合单县南城街道办事处、南关派出所迅速抵达现场。此时的于某某仍固执地声称“寄钱给亲戚”,却无法提供亲属姓名及聊天记录。民警从其家庭关系入手,同时启动“亲情劝阻”机制,紧急联系其兄姐到场。在“反诈话术 亲情唤醒”的双重攻略下,于某某终于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受骗:原来是在某虚假投资平台盈利后,被骗子以“缴纳保证金保本金”的说辞蒙骗,险些将 5 万元的辛苦钱拱手送给骗子。

诈骗手段再升级:线下运钞成犯罪新套路,据办案民警介绍,此次案件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

1、技术隐藏:诈骗分子利用网约车的“匿名寄送”功能转移赃款,巧妙躲避线上资金流的追踪;

2、心理操控:以“保证金”为名义营造紧张氛围,利用受害人“保本”的心理实施最后的诈骗;

3、链条分工:形成“线上诈骗—线下运钞—虚拟币洗钱”的犯罪生态。

单县反诈祭出“三板斧”:牢牢守护群众钱袋子,此次成功拦截,得益于单县公安打造的立体化反诈体系:

全民防范:定期向货运司机群体推送识别可疑包裹的指南,充分发挥“移动哨兵”的作用。

快速反应:践行“接警即止损”的理念,依托“派出所—反诈中心—社区”三方联动机制,大幅压缩处置时间。

精准劝阻:创新“数据研判 亲情介入”的组合策略,成功突破深度洗脑受害者的认知障碍。

目前,单县公安局正在对涉案资金流向及诈骗平台进行深入溯源。再次提醒广大群众:但凡要求通过网约车、快递邮寄现金的行为,皆属诈骗。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