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查无此人的地址、一个无人接听的电话号码、一笔无人认领的10万元国债,近日,河北银行保定定州支行经过一年半的寻找,终于找到这笔资金的主人。
2023年11月的一天,河北银行保定定州支行发现有一笔10万元的凭证式国债到期,于是电话提醒客户,但客户刘先生却一直未及时办理兑付。
2024年,这笔钱依然没人支取。由于凭证式国债到期不兑付并不加计利息,会对客户造成隐形资金损失。为避免客户利益受损,该支行营业室主任再次尝试通过电话联系刘先生。然而,无数次的拨号,电话仍是无人接听,寻找客户再次受挫。
考虑到客户可能与助农取款点有接触,于是该支行又通过现有的助农点网络展开寻找。遗憾的是,刘先生预留的家庭地址周边并没有河北银行的助农取款点,多次询问依旧毫无头绪。营业室主任根据客户预留的联系地址前往寻找,发现刘先生早已搬家,无奈再次无功而返。
2024年12月,国债到期已一年有余,其间,工作人员反复拨打刘先生预留电话,却始终提示电话为空号。该支行又尝试联系到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求助,相关部门被银行工作人员的执着打动,积极配合寻找。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和辗转打听,终于在2025年4月1日晚上成功得到了客户家属的联系电话。
4月2日一早,该支行又一次拨打了电话,终于传来了刘先生的声音。刘先生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记忆有些模糊,子女也误以为国债到期会自动转存,所以一直没来办理兑付。刘先生对该支行表示感谢,表示会尽快兑付。
考虑到刘先生已70多岁,出行困难,该支行近期迁址,老人可能对新址不熟悉,支行营业室主任将老人接到支行网点。同时,该支行开辟绿色通道,由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办理了储蓄国债兑付业务。当11.14万元储蓄国债本息交到刘先生手中时,老人激动地连声道谢。
河北银行保定定州支行终于为这笔国债资金兑付业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场跨越一年半的寻找,不仅是对一笔储蓄国债提醒服务的坚持,更是河北银行践行金融工作人民性的生动体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