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量案卷遇上人工智能,法律监督工作如何实现质效跃升?近日,东营市人民检察院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通过“大模型 小模型”的技术融合,东营市人民检察院研发的智能监督系统成功破解了传统监督模式中线索发现难、效率低等难题,为数字检察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在传统法律监督工作中,人工筛查案卷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遗漏关键线索。为此,东营市检察院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检察业务的深度融合,以DeepSeek大模型技术为支撑,创新构建“纠正漏捕漏诉监督模型”。该模型依托大模型的强大语义理解能力,可自动分析案件卷宗,精准提取两次以上提及的同一人员信息,并通过语义分析确认其身份。若发现系共同犯罪人员且缺乏相应侦查材料,系统将自动推送监督线索,大幅提升了监督效率和精准度。大模型提供通用智能分析能力,小模型则聚焦法律监督场景,二者结合形成了“智能筛查 精准推送”的闭环机制。
自该系统应用以来,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模型已在东营市范围内检索出有效监督线索19条,检察机关据此向公安机关发出补充移送通知书1件,作出另案处理1件,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1件。这些成果不仅验证了“大模型 小模型”模式在司法监督中的独特价值,也为后续智能化应用奠定了实践基础。
今年以来,东营市检察院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应用,以DeepSeek大模型为核心,开发了“检案智升平台”,推动检察业务全流程智能化升级。而“纠正漏捕漏诉监督模型”正是该平台首个成功落地的大模型实战化应用,标志着东营市数字检察建设迈入新阶段。下一步,东营市检察院将继续深化“大模型 小模型”技术路径,探索人工智能在类案监督、量刑建议、证据审查等更多业务场景的创新应用,通过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推动东营市检察工作迈向更高水平。(来源:爱东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