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长岭法院:拖欠酒款起纷争 当庭调解化“商结”

发布时间:2025-04-16 17:08:00

一坛高粱酒,本应承载着买卖双方信任的醇香,却因货款纠纷险些酿成“失信苦酒”。近日,长岭县人民法院太平川人民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让僵持不下的商户重拾合作的信心。

案情回顾

2021年12月,刘某在酒铺老板黄某处购买粮食,委托其加工酿制高粱酒,并支付10000元订金。2022年3月,酒酿好后,黄某按约交付价值65000元的高粱酒,后续又追加供应酒坛、玉米酒等价值3000元的货物,扣除订金后,刘某应付货款58000元,但刘某以“粮食出酒率显著低于行业标准”为由拒绝付款,黄某多次催款无果,遂于2025年3月诉至长岭法院,要求刘某支付货款。

案件受理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宋佳秉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理念,精准把握双方矛盾焦点,将“法”的严谨与“情”的温度巧妙融合,既向双方细算“拖欠货款需担责”的法律账,阐明民法典中关于买卖合同的义务规定,又聊起“合作多年知根知底,老熟人更该互相扶持”的人情账,点出多年信任基础在生意场上的珍贵价值。在宋佳的悉心调解下,原告黄某主动打破僵局:“粮食发酵时间过短影响了出酒率,我自愿减免4000元货款,就当给老兄弟赔个不是。”刘某见状亦感慨道:“出酒率的事儿我也不计较了,希望咱们以后还能继续合作!”最终,双方当庭签订调解协议,刘某现场履行54000元付款义务。

这坛历经波折的高粱酒,最终褪去了“纠纷的苦涩”,重新承载起商户间的信任。下一步,长岭法院将持续注重加大案件调解力度,着力在柔性疏导中修复关系,让司法不仅是定分止争的 “裁判书”,更成为温润商道的“调和剂”。

图文来源:长岭县人民法院

通讯员 杨立鑫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