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远方的“雷烨树”》在杭奏响英雄的赞歌

发布时间:2025-04-17 09:07:59

追寻战地记者的热血往事

杭州日报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4月15日下午,报告文学《远方的“雷烨树”》新书发布会在杭州图书馆举行。这也拉开了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远方的“雷烨树”》由作家李英根据抗日英烈雷烨的事迹创作而成。

雷烨(1914年—1943年),原名项俊文,浙江金华人,生前是一名战地记者。抗战期间,他以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记者的身份奔赴晋察冀边区冀东抗日前线。1941年1月25日,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潘家峪惨案”。作为惨案报道第一人,雷烨拍摄了大量极具史料价值的现场照片,撰写了《冀东潘家峪的大惨案》等通讯,真实地记录了日军的暴行。1943年4月20日,雷烨在河北省平山县遭日军包围,壮烈殉国,年仅29岁。

李英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原主席,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群山回响》《孟祥斌:一个人感动一座城》《感动之城》等,先后获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

新书发布会上,李英分别向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杭州图书馆、杭州西溪两岸文化交流中心赠书,并进行了创作分享。

李英用“壮烈、崇高、震撼”三个词来形容雷烨。这部作品历时四年创作而成,其间,李英先后查阅了有关晋察冀边区抗战时期的历史书籍和资料40余种,并多次往返河北、浙江两地寻访雷烨的足迹。“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直被雷烨的精神所感动,常常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李英还为现场读者解读了书名的来历。在雷烨的牺牲地——河北省平山县石堂村,村民们一直将雷烨烈士视为他们骄傲,当地的小学被命名为“雷烨小学”,雷烨墓地旁的银杏树被称为“雷烨树”。“‘雷烨树’如同一枚独特的符号,其挺拔的姿态,彰显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焕发着无尽的精神光芒。‘远方’二字,指的是浙江与河北相隔千里山河,远方虽远,但脚步终能抵达。”

发布会上,雷烨烈士的后代项碧英女士和浙江省作协报告文学创委会主任张国云也先后作了交流发言。

据悉,《远方的“雷烨树”》入选了浙江省委宣传部“浙版好书榜”。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