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14日讯近日,青岛市家校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鲁网教育专栏总监薛同春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走进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的青岛市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探寻文化瑰宝、感悟历史魅力的奇妙之旅。
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岛市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踏入博物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便给薛同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庄重而又不失现代感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令人惊叹,书法、绘画、陶瓷器、玉器、古籍、青铜器等多个门类的珍贵文物,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芒。
博物馆内的常设展览丰富多样,全面展示了青岛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馆藏文物的精华。《青岛史话——青岛地区历史陈列》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古韵悠长》,通过“东夷文明溯源”“齐国经济重镇”等六个单元,数百件遗址出土及传世文物,生动地展现了青岛地区从新石器时期到青岛建置前的历史脉络与重大事件;第二部分《岁月回眸》,以“清朝设防建置”“德国殖民开发”“日本强占掠夺”等六个单元,200余件历史照片和文物,从市政、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呈现了近代青岛从建置到1949年解放的发展历程。驻足于此,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着青岛历史的沧桑变迁。
《彩瓷聚珍——馆藏明清瓷器陈列》通过“飘逸优雅青花瓷”“绚丽多姿彩绘瓷”“清纯隽永色釉瓷”三个单元,93件(套)珍贵明清瓷器,全面展示了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发展演变和艺术水平。那些精美的瓷器,色彩斑斓,造型各异,让参观者对古代制瓷工艺的精湛赞叹不已。
《古钱今说——馆藏古代钱币陈列》以九个单元,上百件馆藏古代钱币,展示出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史。从“缘起大海之贝”到“雕模制范熔铸”,每一个单元都像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让参观者深入了解了古代货币的演变过程。
此外,《左臂丹青——高凤翰书画艺术陈列》《百工奇技——馆藏古代工艺品陈列》《乡间画记——馆藏山东民间木版年画艺术陈列》等常设展览,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高凤翰坎坷却坚韧的一生,古代工艺品的精湛工艺,山东民间木版年画的独特艺术形式,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常设展览,博物馆内的临时展览同样精彩纷呈。当天,参观了正在展出的“碑帖交响——中国近代书法百年探索”“出彩——河湟彩陶文化展”“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碑帖交响——中国近代书法百年探索”展览汇集了约55件珍贵文物,通过李鸿章、康有为等青岛、旅顺两地名家书作,展现了中国近代书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与发展。那些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既有帖学的典雅隽永,又有碑学的苍劲古朴,还有融合碑帖长处的创新之作,让参观者沉浸在书法艺术的魅力之中。
“出彩——河湟彩陶文化展”展出的130件/套文物中,“蛙纹彩陶壶”“漩涡纹彩陶壶”等彩陶纹样特色鲜明,题材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河湟先人对自然的思考与表达。这些彩陶作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以数百件灵蛇题材的文物艺术品,让人深入了解了蛇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作为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岛市博物馆在教育功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各种教育活动、讲座、研学等,为学生和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平台。薛同春表示,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宝库,更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和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薛同春不时驻足仔细观赏文物,认真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他感慨道,此次参观青岛市博物馆,不仅让他领略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瑰宝,更让他对青岛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珍贵的文物和精彩的展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参观接近尾声。薛同春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离开了青岛市博物馆。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博物馆的发展,积极推动家校合作,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亮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