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然》报道,近日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30年,随着人工智能(AI)发展,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
该报告涵盖了当前数据中心的能源足迹,并预测了其未来需求。这有助各国政府、公司和社区规划部署基础设施和AI。
IEA的模型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达945太瓦时(TWh),大致与目前整个日本的年用电量相当。相比之下,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为为415 TWh,约占全球总用电量的1.5%。
上述预测聚焦全球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也支撑AI以外的计算任务运行。IEA估计了AI专用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比例,发现2024年,这类服务器的电力需求占所有服务器电力需求的24%、占数据中心能源总需求的15%。
IEA的报告发现,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数据中心目前占相关能源消耗的85%。到2030年,在预测增长的消耗中,发展中经济体占约5%,发达经济体占比将超20%。为此,各国正在建设发电厂、升级电网,以满足数据中心未来能源需求。但IEA估计,20%的计划建立的数据中心可能延迟并网。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员、Digieconomist的创始人Alex de Vries认为IEA的预测低估了这类电力需求,因为报告“在AI方面有点模糊”。
对此,报告的编写者们也表示预测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原因是目前尚不清楚未来人们使用AI应用程序的程度,数据中心也只能以有限的方式收集和报告其能源使用情况。
在Vries看来,数据中心用电量的增加可能对气候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尽管预计2/3的计划电力容量将来自可再生能源,但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增加仍难以避免。
此外,IEA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电力消耗与其预计增长并不一致,而公司倾向于集中建立数据中心集群,这可能会给当地电网系统带来压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