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狂瘦20斤,亲测有效”“一周暴瘦15斤,不运动不节食的懒人减肥法”“跟着这个食谱吃,月瘦30斤不是梦”……据《法治日报》消息,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类似素人减肥帖随处可见,但这些看似真实的“经验分享”,实为一些商家操控的营销剧本,减肥帖变异成为新型“杀猪盘”,最终将消费者引入假货横行的私域交易链。
继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推出“体重管理年”等举措之后,体重管理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体重管理话题持续火爆的同时,各种减肥“神招”应运而生,素人减肥帖趁热走红。但据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素人不过是精心打造的人设,其减肥套路呈现话术模板化、账号矩阵化、交易隐匿化等特征,素人减肥帖成为假冒伪劣产品分销体系的一环,全然不顾潜在的巨大风险。
虚假宣传和伪科学产品不仅浪费消费者的金钱与时间,而且还可能引发健康风险,甚至加剧大众对“减肥”的误解。据悉,评论区有网友表示,自己在某素人减肥帖推荐下购买了产品,年初体检时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结果服用该产品一段时间后查出了肝功能异常。据调查,有的产品甚至伪造了“检测报告”“授权证书”,仿制“蓝帽子”保健食品标识,制假手段花样百出,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国家在为民众的体重操心,有人则借热点话题欺诈赚钱,将体重管理看作“唐僧肉”。假如这类减肥乱象不除,体重管理措施就会在落地时面临“下有歪招”的尴尬。对此,相关部门要严查减肥夸大宣传和欺诈等行为,对减肥的伪科技产品要强化整治、加大处罚力度。平台守土有责,对“减肥”“代餐”等关键词关联店铺实行保证金制度,建立“素人帖黑名单库”,打通12315与主流平台投诉接口,实现“一键举证、跨平台追责”。普通民众对减肥“神招”更要提高警惕,认清所谓的减肥捷径背后所暗藏的风险。
体重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可开发的项目和服务还有很多。如今,各地针对体重管理纷纷展开行动,比如多地医疗机构普及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有些地方还要求加强基层健康服务能力,让科学减重直达社区与家庭。在这些举措的影响下,一张完整的体重管理网络逐渐形成。体重管理既要开拓创新,也要挡住减肥“神招”歪风。平台守土有责,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正规医疗机构加强科普,当体重管理融入日常生活,方能实现预期目标。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龙春晖责编:周尚斗 审核:陈旭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