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的底色变成了绿色、医院红十字标识也被刷绿……近日,河北廊坊三河市商户被要求禁止使用“红蓝黑”三色招牌,引发社会广泛质疑。4月11日,廊坊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称“已前往三河展开调查”(2025-04-14 来源: 北晚在线《锐评|三河的“红蓝黑”,坏了谁的规矩》)。
我就奇了怪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这么丰富的颜色,多好啊!百花园中,万紫千红,千娇百媚,这么喜人的气象,不好吗?
为什么偏要搞颜色偏好,颜色单一呢?非要——绿的执着,绿的痴迷,绿的任性,绿的癫狂,这不绿的迷信,绿的宗教了?
以绿的唯一,实施绿的统一。一绿到底,天下一绿。
你又不是色王颜帝,花仙花姑,违背自然规律,违背民众喜好,随意改变颜色,随意剥夺百姓的情趣,只能绿不能“红蓝黑”?
我们社会倡导多元化、倡导包容化,怎么到了三河市这里,就非得单一、一律呢,而且不能异议非议,单向、简化就好吗?
而且违背法律,亵渎历史,将已经红了多少年的国际红十字标志,非要改成绿色不可呢?这不是严重地破坏国际规则吗?
三河的禁色改色,颜色革命,太出圈,太没谱了吧!
一个招牌,几个颜色,动用行政的力量、动用行政资源,兴师动众,禁来改去,劳民伤财,这是干什么?究竟为了什么?这背后究竟是利益追求,还是审美偏好,还是封建迷信呢?
难道三河之“三”,犯了“红蓝黑”三色的禁忌,不吉不利?难道领导要隐喻一路畅通、一帆风顺,还是要营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城市环境呢?但一花独秀不是春啊,姹紫嫣红、花红柳绿,总是春啊,况且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不是这样营建的呀,不是拿牌匾折腾商家,让商户今天改牌子,明天换匾额的啊。
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某县一主要领导为了推销瓷片,竟然下令全县城临街房一律贴成白瓷片,以致于他落了一个外号,叫”张瓷片“。三河商家招牌颜色偏好,有没有这样的利益瓜葛,希望有关方面查一查。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这么卖力的禁色变色,恐怕不是审美偏好这么简单吧。
以一人之好,以一人之利,凌驾万众之爱,剥夺万户之利,这是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呢,还是千篇一绿,一律不准呢?三河这个牛太牛了,但三河这个牛顶的太不是地方了,少数人的犄角顶到大多数人的肚子上了。
某些官员的心理变态,权力的畸形令人可怕。
但三河的颜色革命注定是一场颜色闹剧,它应该成为官场的“色戒”。
附:2025年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针对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廊坊市联合调查组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全面整改。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了,怨谁?一张图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卷,但城市管理不是搞艺术。“艺术赋能城市更新”,先进的理念要尊重自然、尊重民俗,尊重法律。
4月14日下午,中国广告协会微信公众号就此事评论称,城市管理涉及面广,矛盾多,难度大,但这不应成为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理由,如果连店招颜色、字体、样式都要统一管起来,则明显管理越位了。
三河这个蹄子,踢到商户的身上了、踢到了营商环境的高度上了,踢得真不是地方。
有媒体问:通报里的“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 是谁?你说呢?我不知道。但是谁不是谁,已经不重要了,下一个是谁才是重要的。
但我们真诚地希望不要出下一个。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